又是作文比賽的參賽物,主題是「食物」,不知道該怎麽寫,憋了許久擠出個這東西,最快樂的還是查資料,選了個莫名其妙的文體,最終得了省二。有一點失望但還慶幸,要是又得省一,在當時跑到南京還是很麻煩的。朋友說我很會取逼真的名字。可能吧:)
在講述食物角度對本學科的重要性時,許多同學往往會發出質疑。因此,本書特收錄了對《第 3071 號第一次地質勘探記錄》的摘錄,以期幫助同學們理解這一角度的重要性。
本次勘探的對象為國家石礦名錄上標記為 3071 號的石英礦。該礦早於本歷 231 年即由地質學家伍進明發現並初步測定礦產品質(可於地質調查局檔案處查詢,下文未註明的文件同),為罕見的高純度二氧化硅礦,但由於地質條件不穩定等原因遲遲未得到開發。即便如此,出於保證國家資源安全的戰略,本石英礦仍被列入國家地質調查局重點監測對象。本次勘探的起因即是收到來自 3071 號監測隊的緊急報告。該報告指出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奇特現象:在沒有任何變質作用的情況下,石英儲量和十年前的測量相比出現了遠超測量誤差範圍之外的下降。據進一步重力勘探(見第 3071a 號報告)、磁力勘探(見第 3071b 號報告)的勘探結果,石英儲量的下降系由礦石群下部開始,基本排除了人為因素的可能。為探明本現象的成因、保證資源安全,國家地質調查局特派出一支勘探隊對本礦進行實地調查。以下為對本次調查的地質勘探記錄的摘錄,撰寫人為隊員季家豪(部分日期的記錄已經被省去):
x月x日:勘探隊伍開始對第 3071 號石英礦的正式調查。本次調查為初次使用礦-9機器人對天然礦洞進行支架安裝和礦道開拓與鞏固的調查。該機器人的同類型機器人礦-7已於商業採礦廣泛運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而在本次科學調查中,礦-9也在這方面展現了無窮的潛力,使隊伍成功在短短一天之內完成了向下鑽探的基礎工作,且人員工作相比未運用本機器人的類似規模勘探(見第 2876 號第二次勘探)大大減輕,為之後的操作保留了精力。一切工作正常進行。
x月x日:鑽探已經達到原緊急報告中所提到的儲量下降最嚴重處(見附圖1中的 a 處)。在礦-9的幫助下,隊伍成功精準採集到該處岩石樣本。然而,在回到地面的過程中,礦-9發生了未知原因的故障,其行為變得無規律可言,開始隨機地向四處開動鑽頭。幸而隊員李行光及時對其實行了強制停止電源的操作,該事故並未造成嚴重損失。經檢查,發現礦-9的石英質的主板外殼發生了微侵蝕,導致丟失部分邏輯通路。商討後,隊伍決定明日暫停鑽探,而進行礦-9的修復工作及開始岩石樣本的礦物分析工作。
x月x日:礦-9的修復基本完成,擬定於明日重新開始鑽探工作。對於岩石樣本的礦物分析,隊伍使用了便攜礦物分析儀,而結果出人意料(見附表1):岩石樣本中石英的含量的確發生了顯著的下降,且呈明顯的下部少、上部多的狀態,與緊急報告所描述的情況相符;然而,對於本處石英礦的微量伴生礦金礦,卻絲毫沒有出現含量發生下降的情況,且基本保持著與原石英礦相伴的形態。隊員季家豪推測,此種現象類似於今日已經得到初步闡釋的微生物處理固體廢棄物技術,該技術得到了已經被廣泛運用的微生物對重金屬處理技術的啟發,不同的是,其可以在非液體環境中實現對汙染物的充分接觸與處理,因而能夠實現不破壞處理對象非汙染部分物理及化學性質的效果。然而,根據現有記錄,沒有任何能在本礦最底部高溫、高壓、無氧情況下生存的二氧化硅分解菌,且無法解釋該分解對菌類生存的意義。隊伍推測,可能發現了一種新的菌類,並擬在明日將樣本送往臨近的生物研究院進行檢測。
x月x日:Y省生物研究院的報告(見附錄1)顯示,樣本中不含任何蛋白質、核酸等生命成分,甚至碳氫化合物含量也基本為零,應該不含生物。隊員王先認為應排除微生物作用的可能性。鑑於石英礦儲量下降儘管異常,但下降速度慢,基本不會造成巨大影響,且長期工作沒有進展方向,隊伍決定提出中止調查並建議利用新型礦-8商用機器人進行該地質條件複雜處石英礦的開採。然而,根據礦-9再次遭遇侵蝕的狀況,該建議仍值得商榷。
x月x日:隊員李行光提出將樣本置於光譜儀中進行最後檢測(見附表2)。結果顯示,其中竟仍包含達並未下降含量的硅元素。隊伍緊急申請繼續調查。
x月x日:查明樣本中硅元素來自沒有記錄過的大分子硅氧鏈。
(附錄在本摘錄中已經被省去)
此即是人類首次觀測到硅基生物(該物種現被命名為 Silicon alpha )的過程。對於為何理應只能生存在地殼深處的硅基生物能夠在礦-9進入破壞高溫高壓環境後仍能生存一段時間,硅基生物學界尚存在爭議,部分認為實際上礦-9的侵蝕並非 Silicon alpha 引起,而是物理碰撞的結果,部分認為這是 Silicon alpha 由於硅的結構穩定而代謝緩慢的結果。但不論怎樣,據李行光回憶,正是礦-9的侵蝕事件讓他在吃著碳基的麵包時想到了這個可能性:或許,石英礦正是某種硅基生物「植物」的食物。